新聞報導截自於 —— 自由時報
https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breakingnews/3750250

〔記者盧賢秀/新北報導〕新北市瑞芳高工餐飲服務科學生,與經國管理學院餐旅廚藝管理系合作,研發出具故事性和溫度的創新礦工菜,並邀請猴硐礦工文史館的老礦工來品嚐,讓他們回味無窮,一邊說著過往的礦工故事,一邊吃著懷念的礦工菜,很感動。
瑞芳高工校長潘泰伸指出,瑞芳高工這幾年來鼓勵師生在地探索,今年10月微解封後,餐服科師生到猴硐礦工文史館參訪,了解早期礦工文化。其中,文史館老礦工毛振飛一句「我們都是替這些被遺忘的人說故事的人。」看著館內影像記錄和史料照片,餐服科學子想著能為這段歷史做些什麼。
餐服科透過新北市創新加速器計畫,與經國管理學院餐旅廚藝管理系合作,餐飲科老師陳品彣和經國科大餐廚管理系王文才教師,利用課程研發出具故事性和溫度的創新礦工菜。
王文才說,他們帶著學生認識早期礦工便當,常以地瓜葉、菜脯蛋、肥豬肉等盤食材,他們就利用這些食材加以改良,做了紅燒腩排、南瓜蛋玉子燒、礦車豆皮壽司等新菜色,並邀請猴硐礦工文史館的老礦工來嚐嚐。
猴硐礦工文史館理事長林正福說,一看到這些食材就知道和礦工有連結,不過這些改良後的菜色,味道更好,他當了一輩子的礦工,吃到最好吃的礦工便當,他們邊吃著便當邊說著當年的礦工故事。
潘泰伸說,不僅是礦工便當,包括礦坑文化等,也會落實在學校課程中,讓學生了解在地、放眼國際,未來還會與雲科大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王新衡、新平溪煤礦博物館合作課程,並考慮將改良的礦工便當與社區合作發展,有助社區文史創生發展。


